中藥保存要『四防』:防潮濕、防發霉、防碎裂、防蟲蛀
夏季氣溫高,為了防止食物變質,我們可以將其放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,將相對濕度設定於30%RH。
但如果家中的人參、冬蟲夏草等中藥材想要完成“避暑”工作,則要注意“四防”。
1.人參:分類保存並且利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防潮。
人參素有“補氣大王”的美譽,自古便是名貴藥材,它有紅參與白參之分。
紅參一般不易被蟲蛀,但必須保持乾燥(放入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即可作乾燥保存),曬時要蓋上白紙,以免變色,可裝在木盒或瓷瓶內密封儲存。
白參(生曬參或糖參)既容易生蟲,又容易受潮變色,蟲蛀常發生在主根上部及根莖(蘆頭)處。
已受潮的人參,應及時曬乾,收藏在瓷瓶內密封並且放入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,可以保持原來的色澤。
逢梅雨季節,最好放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中,也可放在生石灰缸中,但不要和生石灰直接發生接觸,生石灰也不宜放得過多(約佔容器的1/4即可)。
如果人參過乾,容易碎裂,造成損失,另外,西洋參乾燥後,也應放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。
2.冬蟲夏草:墊上防潮紙,放入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中可以防霉。
冬蟲夏草容易生霉,因此一般將其放在通風陰涼處晾乾後,裝入木盒,墊上防潮紙(如煙盒中的防潮紙),置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或放入生石灰箱內,以免生霉,或者裝入雙層塑料袋密封,置於冰箱內冷藏,也可用紙包好冬蟲夏草和木炭,再放些丹皮,並密封。
此外,藏紅花與冬蟲夏草一起存放於低溫乾燥的地方,可使冬蟲夏草長時間不變質。
3.阿膠:用生石灰密封,防碎裂。
愛美的女士家中會備點阿膠、鹿角膠、龜板膠,這類中藥比較“嬌嫩”,遇熱、遇潮容易軟化,而在乾燥寒冷處又易碎裂,因此要小心保存。
可將其用油紙包好,埋入谷糠中密閉儲存,使外界濕空氣被谷糠吸收,從而起到保護藥物的作用。
也可將其裝入雙層塑料袋內封口,放入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,夏季最好放於密封的生石灰缸中。
4.鹿茸:加點花椒保存,放入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可防蟲蛀。
鹿茸最容易遭受蟲蛀、變色。
可將其充分乾燥後,用細布包好,放入木盒內,在其周圍放入花椒,封好蓋存放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中。
這樣不僅可防止其發生蟲蛀、霉變或過於風乾破裂,而且還能保持鹿茸皮毛的光澤。
鹿茸粉用瓷瓶盛裝即可,如果是鋸茸,可將細辛碾粉調成糊狀,塗在鋸口或邊緣處,烤乾置於密閉的木箱內,在箱內撒些樟腦或細辛,密封置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內。
5.蛤蚧:蛤蚧極易發生霉變、蟲蛀,儲藏時也應用細布包好,並放入少許花椒密封存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中。
另外,因蛤蚧的尾巴為主要藥用部分,保存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尾巴。
6.麝香:麝香為棕褐色或黑褐色粉末樣物質,具有特異而濃烈的香氣。
為避免香氣散失,影響質量,可將麝香裝在瓷罐或玻璃瓶內,用蠟封口,置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中保存。
禁止與冰片、薄荷等芳香類藥物放在一起。
7.牛黃:可用深棕色玻璃瓶或用塑料袋包裝放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內。
牛黃不宜冷藏,以免變質失效,一旦有霉變的現象,也不要丟棄,可用白酒擦洗。
8.西洋參:取一個有膠皮內墊瓶蓋的玻璃瓶,瓶子最好是棕色的,用前將瓶子洗淨晾乾。
盛裝西洋參的同時,可將適量生石灰或木炭或矽膠等乾燥劑用布包好一同放入瓶中,然後將瓶口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保存。
9.哈士蟆油:哈士蟆油易吸潮發霉,以冷藏為佳。
亦可在哈士蟆油上噴灑適量白酒,然後包成小包,裝入雙層塑料袋內,保存於冰箱冷藏室中。
10.燕窩:由於其含水量較高,要密封置於冰箱保存。
11.珍珠粉:應用緊口小瓶盛裝,密封置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,防止發散「走效」。
儲存過程中,要注意經常搖動,以防硬結。
接下來,在如何挑選及保存藥材,對一般人而言,多是一知半解甚至不解,往往不是浪費了藥材,要不就是將不新鮮藥材吃下肚,這樣不僅無法養生,還可能傷身。
其實只要掌握住簡單的幾項原則,您也可以輕輕鬆鬆變成達人喔!
(一)聞氣
聞氣、觀形、品色,這三項是辨別中藥材優劣的基本法則。
其中以聞氣為最重要,氣即是指藥材的氣味,藥材散發出本身特有氣味,味道應香濃醇郁,無受潮氣味。
(二)觀形
形即是藥材外觀,基本上乾燥藥材外觀完整且乾淨,沒有蟲蛀。
(三)品色
色即是藥材色澤,色澤要呈現自然鮮明。
現在市面上處處充斥著黑心貨及假貨,若是藥材氣味平淡無味或有潮溼味、外觀零碎不完整,亦或是有過度不自然的香味、顏色太黑太暗,都千萬別上當,小心買到假貨或是劣質藥材。
由於台灣的溫濕度高,氣候變化又大,中藥容易生蟲、變質,一旦生蟲、變質,輕則影響療效,甚者還可能產生毒副作用,而一些名貴中藥如果變質,還會造成一筆不小的經濟損失,所以買回來的中藥材多不易保存,該如何保存中藥材呢?保存藥材時又該注意什麼呢?
人參、鹿茸等中藥補品走入眾多家庭。
然而調查發現,大部分的民眾並不知道如何正確保存中藥補品,不少人習慣將藥品放入冰箱。
煙台中醫院的藥劑師在此提醒民眾,冰箱內潮濕易生細菌,中藥材長期放在冰箱易變質,所以不是所有藥材都適合利用冰箱保存。
因為冰箱中相對潮濕、細菌較多,中藥材放入冰箱時間長了,容易受潮變質,不但起不到除病健身的作用,還會帶來副作用。
所以紅參、黨參、天麻、鹿茸等貴重中藥,可取適量糯米或黏米炒黃,冷卻後與中藥材一起放入密封的玻璃瓶或瓷壇裡,置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。
(一)防蛀蟲
有蟲蛀通常是原本藥材就殘留有蟲卵,待蟲卵孵化後,蛀蟲會分泌出一種西每的物質分解藥材,進而引發藥材變質。
防蟲的重點在於保存前的前置處理,利用高溫是最有效的方法,可以烘、炒的方式殺滅蟲卵,但不能烘、炒的藥材則可放進則可放進冰箱以低溫保存,延長或減緩蟲卵孵化也是一個方法。
當發現藥材已被蟲蛀時,基本上就表示藥材本身應該已經被破壞了,建議丟棄不要再食用。
如果藥材蟲蛀不嚴重,只是局部的狀況,則將蟲蛀部份除去後儘快使用。
(二)防潮濕
防潮的方法有很多種,如果買回來的藥材量較多,可依藥材的種類集中保存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,如果是一般藥材且份量較少,則可先以紙張包裹後再放入防水塑膠袋中,存放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即可,如果是貴重的中藥材,像是鹿茸、冬蟲夏草、西洋蔘等,可以先裝入密封袋中,再用防潮紙包裹,放置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,這是一個非常實用又簡單的方法。
如果發現藥材已有受潮,要儘快將藥材鋪平,用清潔的鍋具以文火 加以烘、炒,或以烤麵包機烘烤除去水分,恢復藥材乾燥後,再用前述的保存方法重新存放即可。
(三)防霉菌
空氣中存有大量的霉菌孢子,而中藥材是營養成份很高的物品,並且含有水分,孢子一旦散落在藥材表面,在適合的溫度下就會吸取藥材的養分及水分,進而生長菌絲,菌絲會分泌酵素破壞藥材材質。
一般說來,藥材若能做好防潮這一道程序,基本上就可避免藥材發霉,取出藥材後應即刻封存好,盡可能減少藥材接觸空氣,就可降低藥材受潮,若發現藥材已有發霉現象,首先要除去霉菌絲,可以軟毛刷或乾淨的布沾少許冷開水擦拭,切記不能刷洗,也可利用米糠和篩子以晃動方式除去菌絲,再用上述防潮濕的方法處理,讓藥材恢復乾燥。
(1)中藥飲片:將藥材放置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中,避免陽光照射,或者可放置於密封、不透光的真空罐並且利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,隔絕空氣進入,而有些藥材因含水量和營養成分高,建議放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內保存,例如枸杞、紅棗、人參、當歸、天門冬等,一旦若發現中藥材有發霉、變色或是有油味時,則不宜再使用。
(2)濃縮中藥:一般只要在室溫下放置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,並避免日光曝曬即可,若需長期服用,建議可存放於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中,避免吸潮結塊而造成藥物變質。
(3)水煎劑:已經煎煮好的藥湯,若沒有喝完,應存放冰箱冷藏,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,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,也不應超過3天,以免藥液變質影響健康。
不當的保存環境和方式會使藥材產生以下的變化:
1.發霉: 空氣中存在很多的真菌孢子,當這些孢子落在藥材上,並在溫度25℃、相對濕度85%以上的環境,或是藥材含水量超過15%,就容易使霉菌生長,使藥材完全變質,吃下肚更可能會有中毒的現象。
2.變色: 藥材的色澤是品質標誌之一,若色澤出現變化,例如由深變淺,都意味著藥材可能已經產生變質,保存時要多加注意。
3.蟲蛀: 害蟲入侵藥材而產生孔洞或蛀粉,害蟲會把藥材中的營養成份如蛋白質、澱粉等當做牠的生長食材,破壞藥材本身的型狀,也會使藥效減弱,一般來說溫度15-35℃、濕度60%RH以上,或是藥材含水量超過10%,都是害蟲喜愛的生長環境。
4.泛油: 又稱「走油」,有些藥材會因為高溫或潮濕的環境,使藥材表面泛出油樣物質,表示藥材已變質,有效成份以揮發,不宜再使用。
5.氣味散失: 通常出現再含有揮發油成分的藥材,因高溫、日曬或存放過久所產生的氣味變淡或消失的現象,使營養成分流失或減低療效。
最後針對中藥材的選購,台灣受限於緯度及氣候緣故,絕大多數的中藥材都來必須仰賴於進口,其中高達約85%~90%都來自中國大陸,所以購買時要特別注意。
針對消費者擔心的中國大陸中藥材安全性問題,實施中藥材包裝標示、中藥材重金屬、農藥殘留、微生物等檢測規範,執行以來已大大降低中藥材誤用混用之情形,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推動「中藥材包裝標示」,規定324種常見中藥材的包裝必須標示品名、重量、製造日期、保存期限,還有製造商、進口商、販賣商的名稱及地址,以確認產品責任歸屬,一旦消費者發現問題,就可立即追溯源頭。
國內的濃縮中藥也都通過GMP(藥品優良製造規範)認證的藥商所生產,所有製造流程都有控管,對於重金屬、生菌素等微生物都有安全規範,民眾可不必過於擔心。
民眾該如何確保自己不會購買到劣質的中藥材?張永勳教授說明,未來期望能建構進口中藥材,都要附上認證的檢驗報告,目前只要民眾避免在路邊攤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藥材,儘量找信譽好、有包裝標示的中藥材,有問題才能追溯源頭。
目前在台灣買到的中藥材,都有政府及藥廠的把關,要買到劣質中藥的機率較低,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因為台灣民眾喜歡至大陸旅遊,喜歡在觀光地區購買便宜的中藥材,呼籲民眾別聽信無從查證的消息來源,像近期因為甄環傳戲劇效果,許多民眾特地到山東買「東阿阿膠」,就很有可能買到劣質的阿膠,呼籲民眾,別在觀光地區或夜市購買中藥材,應找合法的藥廠,才能確保您購買的中藥材安全。
紐約順安堂林老闆提醒,選購常用中藥材時,應辨識外觀、氣味,而高價位的中藥材,則要注意是否為假貨,例如將麵粉或某種植物當作冬蟲夏草販售。
由於進補的藥材優劣會影響到進補效果,林老闆以常見進補藥材為例,提供民眾選購參考:
1.黃耆以粗長、味甜、有粉性者佳,黨參以粗壯、氣味濃、嚼起來無渣較好。
2.杜仲要選擇皮厚、塊大、內表面暗紫色,地黃以黑色柔潤、甘味濃為佳,天冬則要選擇肥滿、黃白色、半透明者,而冬蟲夏草以完整,蟲體豐滿肥大,外色黃亮、內色白者為佳。
挑選藥材時要有「看」、「聞」的動作,觀看藥材外觀是否有異樣,例如是否發霉,由於不肖業者會以薰硫磺防腐,因此如果聞到奇怪的酸味,也要注意,例如:黃耆、黨參太白、有酸味,就要提高警覺。
他特別建議消費者,選購幾種常用中藥材的秘訣,像是枸杞、紅棗等果實類,最好找飽滿、肥大,不要選購外觀黑黑乾乾,或是大而鬆的藥材,此外,判斷藥材是否薰硫磺,最簡單的方式是聞聞看是否有酸味,或者觀察藥材顏色是否過白,如果無法確定,可以先買一包藥材回家試煮,如果湯喝起來帶有酸味,那麼幾乎可以確定其中有藥材薰過硫磺。
推薦可利用【珍藏箱】電子防潮箱保存中藥,進而達到『防潮』、『防霉』、『防腐』、『防氧化』、『防鏽』、『防蟲』、『防鼠』、『防劣化』、『防變質』等需求功能。